[快訊專欄] 4G 行動通訊時代 被遺忘的 WiMAX 技術

行動網路的發達,已經徹底改變了現今的網路型態,以往我們都必須找到固定的位置透過數據機、寬頻來連線上網,但隨著行動網路的普及化,人們只需要擁有一台支援上網的手機,無論在何處都可以輕鬆地連上網路,更能透過內建的網路分享技術來將訊號分享給電腦、平板等裝置使用。

而現在各家通訊業者所使用的皆是 4G LTE 的技術,但 LTE 其實並不是真正的 4G,它未達到 ITU-T(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訊部門)的 4G 標準,該標準最早於 2008 年由 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提出,理論上可達到下載 100Mbps、上傳 50Mbps 的速度。

但除了現在普遍在使用的 LTE 技術外,4G 通訊曾經還有另外一項技術「WiMAX」。WiMAX 最早於 2001 年被提出,它的理想傳輸速度為下載 100Mbps、上傳 100Mbps,相較於 LTE 的上傳速度整整高出了一倍,且 WiMAX 的訊號傳輸距離更是高達 50 公里,也就是說只要建置極少數的基地台,便能在極廣的範圍散播網路訊號。

於是在 2005 年時,半導體龍頭 Intel 和當時手機製造商龍頭 Nokia 宣布進行 WiMAX 的合作計畫,該項計畫涵蓋了行動裝置、基礎網路建設、工業用市場的開發。而當時的台灣政府正積極推動「M-Taiwan(行動台灣計畫)」的新十大建設,行政院便宣佈將以 WiMAX 作為第四代通訊標準(4G)的發展方針,其中包括 WiMAX 頻譜開放與管理、WiMAX 核心技術研發與系統產品整合、WiMAX 測試技術能量建立與測試認證實驗室建置。

而透過台灣政府動員官方和學界的力量下,在 2008 年開始陸續發出 WiMAX 執照給大眾電信、全球一動、威達雲端等六家電信業者。然而,隨著金融海嘯的爆發,以及大多數電信商支持 3GPP 所提出的 LTE 技術的狀況下,Intel 在 2010 年宣布退出 WiMAX 市場並裁撤旗下負責發展 WiMAX 的專責單位,少了 Intel 做為靠山的 WiMAX 發展急轉直下,許多設備更是直接停產,最終導致 WiMAX 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雖然 WiMAX 在理想上的確勝過 LTE 的多項規格,但 LTE 可向下支援 3G/3.5G 的技術仍舊打趴了 WiMAX,大多數的電信商只要升級現有的基地台即可將 3G 升級為 LTE,而 WiMAX 則必須重新部署建置基地台。因此 LTE 便順利地成為台灣現在 4G 通訊的主流,WiMAX 則在 2015 年最後一家業者全球一動執照過期後,正式走入歷史。

發表留言

發表迴響